大健康产业服务网slogan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全国统一服务电话

010-8868 3727

王国强做客央视《对话》栏目,给出中医药法的中国方案

2017年7月1日,中国的中医药界发生了让人沸腾的一件事——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中医药正式迈入了依法发展的时代。

2017年7月1日,中国的中医药界发生了让人沸腾的一件事——我国首部《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正式施行,中医药正式迈入了依法发展的时代。


全国十几万行医多年却没有正式身份的民间中医如何“转正”?


怎样杜绝“假名医”“假专家”乱象?


中医药行业会发生什么样的改变?


新实施的中医药法将给中医大夫带来哪些利好?


这部法律能否约束相关企业让我们吃上更放心的中药?


综合医院中医科的难题能得到解决吗?


中医药如何走向世界?


如何走的更远?


……


2017年7月16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作客CCTV-2《对话》栏目,为大家作出权威解答。



主持人:中医药法,这部历时33年之后终于出台的大法,究竟会给中医带来什么样的一些改变?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样的未来?掌声欢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先生,请您为我们解释一下,中医药法的分量该怎么来衡量。 

 

王国强(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这部法律的重要意义怎么衡量、评价都不会过,因为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中医药的法。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中医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为世界文明做出了贡献。



主持人:在这样一个历史性时刻,我们注意到不仅仅是业内的人士在关注,包括很多普通百姓,也在发表自己对于中医药法实施的想法。他们也有很多的问题,比如“以后我们是不是就吃不到假中药了”,“是不是有了这个法,中医大夫就更值钱了”,“民营医馆会不会更容易开了”,“中药会涨价吗”等等,这么多的问题。您最感兴趣哪个问题?

 

王国强:我想大家最关心的还是能不能找到最好的中医。第二个关心的是我们吃的药是不是安全,这个药是不是假药,这些都是大家关心的,也是我最关心的。


主持人:好,谢谢!接下来我们来聊一聊中医未来的发展。如果没有中医药法,中药或者是中医在发展当中有哪些问题是永远都不可能得到很好解决的?

 

王国强:我想首先我们是法治的国家,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如果中医药没有法律的保障,那毫无疑问我们中医药走不远,也走不好。中医药要走向世界,一带一路要发挥重要的民心相通的作用。中国的中医药没有法律的保障,怎么能走得出去?


主持人:全场几乎都在频频点头,可见这句话给大家吃了一颗多么大的定心丸。

 

其实很多人觉得这部法律就是未来我们解决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的这些难题的一个法宝。今天征集到了一些问题提出者,来听听他们的问题。

 

刘维忠(甘肃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原主任):我是甘肃省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原主任,现在是政协甘肃省委员会提案委员会主任,我代表综合医院中医科提一个问题,综合医院中医科不赚钱,医护人员日子很难过,中医药法出台以后,这个问题能解决吗?


主持人:你为什么今天还会提出这个问题呢?

 

刘维忠:我觉得甘肃过去有综合医院这个中医日子很难过,好多中医改行当了西医了。

 

主持人:亏损到什么程度了?

 

刘维忠:现在甘肃不亏了,过去行医好多医生都到便门门诊去开西药、开中成药去了,因为中医不赚钱。宋老先生是一个整骨专家,70多岁,他之前给我说一些政策不合理。比如小夹板固定手法复位,骨折,大概半个月就恢复了,一共200块钱,他说自己做上一周赚的钱没有徒弟做一例手术的钱多。之后甘肃就在王部长指导下出台了个政策,就是中西医同病同价,比如前臂骨折,小甲板固定,手法复位,虽然成本是200块钱,也给医生3000块钱。做手术也3000块钱。后来这个政策在甘肃推广开来,在县医院推广了150个品种,手术量也降了下来。


主持人:刚才我们刘先生带到现场这种困惑,会不会很多呢?就是在大医院当中都希望有一个中医科,但这个科活的并不是特别好。

 

王国强:不光是中医科,包括中医院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就是中医的特色越明显,它的收入可能就会受影响,主要什么原因呢?一个就是我们中医的收费标准太低,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北京市扎针灸,扎一次(服务费)4块钱,就是患者身上扎了上百根针也是4块钱。这样就说明劳务价格、疗效和收费标准不一致。


主持人:严重的脱节。

 

王国强:如果一个针灸大夫,一天扎了20几个人,一次就收4块钱,他连自己的工资都收不回来,那怎么能发展?所以其实刘维忠在当主任的时候专门就省里的中医服务项目提升了价格,他们做的很好。


刘维忠:我们提了价,但是甘肃的平均住院费、门诊费这七八年是全国最低的,从2014年开始根据卫生部监测,我们的价格比西藏还低。所以老百姓总体还是受益了,非常好。全国人大有一个科教委主任,看了两个县医院,给我们省委书记讲,他说我们这次来很感动,看了两个县医院中医发展这么好,解决了两个医改难题,一个是中医便宜,把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解决了。第二个中医成本低,纯利润高,把医院收入少的问题解决了,医生不跑了,所以这个对医改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所以这个困难其实一直存在,但是在有了中医药法之后,我们能用什么办法来帮助这些医院解决他们的烦恼? 

 

王国强:综合医院中医科的作用我认为是无法替代的,老百姓在综合医院能够有两种选择,既能看中医,又能看西医。

 

刘维忠:比如说舟曲泥石流的时候,17岁的小姑娘要截脚,请我马上过去,我带了一个70岁的老中医,整骨专家,去看这个患者。她是一个孤儿,看着泥石流把自己的父母都冲走了,她的脚在泥里面埋了8个小时,脚都烂了,骨头都出来,变黑了,就剩一块干肉。然后我去了以后组织会诊,8个西医,3个中医,还有中医院的副院长,看完以后大家发表意见看怎么办。八个西医异口同声说脚截了,我说理由是啥?他们说在外省请了一个有名的西医,要把这个脚截了,现在假肢这么发达,留它干什么?我说好,这算一个意见。然后我问中医有没有什么意见?宋老先生说,他说了三点。第一,脚上还剩一点点干肉,我在干肉上摸了一下都没有撬,说明血管还在。第二,我让她眼睛闭上,我扣了一下脚,她有感觉,说明神经还在。第三,他说这个小姑娘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不截脚,也不会马上要命,你急什么吗?保不住了再截,截了就变成残疾人了。我说行,就按中医的办法来。


主持人:您自己也是中医吗?

 

刘维忠:我也是中医。后来就是老先生给她内服中药,外敷中药,我还给她开了一个食疗的方子,晚上就走了。后来我就很担心,第三天给卫生部打报告,让他们再派两个西医来诊断下,别给人治坏了。卫生部非常重视,从山东又派了两个西医来看,伤口打开以后,他说现在90%的可能这个脚不用截了,开始长肉芽了,中药长肉芽还真是快。过了半个月我回来再看的时候,这个肉把骨头包完了,没有皮肤,大概半年以后就好了。之后我们全省搞了一次文艺调研,这个三甲医院把这个故事编了个情景剧。演完以后这个小姑娘走着出来和观众见面,掌声雷动。

 

刘维忠:记者采访这个小姑娘,你长大想做什么,她回答学中医。晚上大家都散了,这个小姑娘在门口等我,说一定要把刘伯伯见一下,她说没有专家的努力我的脚就没了。后来她真学中医了,现在在舟曲县县医院工作。

 

王国强:这个我也是看了,综合医院的中医科的大夫跟我讲,他就是中西医相互学习,好多西医说我们的中医科特别好,我们知道急性胰腺炎死亡率很高。但是在华西医院他们一旦收进来的患者是这个病,首先送到的是中医科,不是送到西医科。为什么?因为中医在这方面治疗的效果非常好,死亡率降低。所以应该说在综合医院发展中医是非常好的,有利于中西医相互切磋,相互交流,是共同提高治疗水平的一个很好的办法。


主持人:在政府这个层面有没有可能通过财政拨款等方法,尽可能鼓励具备条件的医院提供更多的便民服务和优质的医疗服务? 

 

王国强:首先应该在综合医院设置中医科,支持中医科建设。第二,要合理地制定中医收费标准,不是说涨价就是唯一的办法,也可以增加医保报销比例。另外一个,还是要用中医特色争取更多支持,包括维忠刚才讲到的,如果我们都能够实施同病种收费,骨折啊,小夹板才200块钱,要做手术,动两次手术还要钉钢板,那可能就是上万块钱。你别看它收一万多,钢板、钉子,还是手术,很多要成本的,我们小夹板的成本相对比较低,但是能够同病种收费,实际上在引导着西医也去学习中医。



主持人:我觉得其实鼓励也好,提倡也好,归根到底要让中医院或者是中医科有自我造血能力,他的盈利能力能够足以支撑自己向未来发展的每一步。接下来聊下院内制剂的相关规定。 

 

王国强:这个也是中医药法的亮点,对于医疗机构生产的院内制剂,过去是要经过药监部门审批,还有很多规定。我在基层调研发现很多医院对我提出意见,过去我们医院有几十种,上百种的院内制剂,但是由于这些制剂每一个品种都要经过审批,审批还要交费用,而且你这个医院里面生产的这些传统的剂型又有非常严格的GMP标准的要求。这样一些医院可能很难做到,因此都把这些放弃了,这很可惜的。中医药法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而且也规定,对于院内制剂可以列入医保报销的范围。我想这都是利好的消息和办法。


主持人:国医大师孙光荣先生,我们想听听您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

 

孙光荣(国医大师):在西医院工作的中医专家,所承担的任务更重一些,有时候在收入方面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平衡。我建议在职称的晋升、课题的立项等方面应该向综合医院的中医科执业人员适当地倾斜,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以彰显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主持人:谢谢您的建议。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下一位来到节目现场的这位嘉宾,会带来什么样的难题?

 

刘琼(圣爱中医馆董事长):大家好,我是民营医馆的代表,圣爱中医馆创始人刘琼。原来民营医馆审批难,有了这个法是不是我们的春天来了呢?

 

之前民营医馆审批非常困难,有很多限制,比如说我们在选址的时候,医疗机构之间必须要相距500米,还有二环以内是不能开的。城管对我们的门头,门脸装修也是有限制的,在设计门头的时候,我们首先要体现中国风的文化,设计出来了在审批的时候有关部门不同意,2010年有一天政府部门打了一个电话,因为市容检查,让我们当天晚上之前一定要把医馆楼上那几个大字拆掉。如果晚上之前不拆掉,明天就封我们的门。


主持人:一开始中医馆的盈利情况怎么样?

 

刘琼:不好。肯定是不好。一般我们医馆的投入都会在1500万左右,最开始的时候每年至少要亏6、7百万。那是五年前的一个分界线, 2010年以后,分界线是要亏3000万,因为房租在涨,工资成本在涨,然后还有装修费用也在涨,这三大费用都在涨。

 

主持人:招医生难不难?

 

刘琼:肯定是非常难。


主持人:是你们付的工资不够高吗?

 

刘琼:也不完全是跟工资收入有关系,最开始招医生,要从三甲医院来聘请,医院不放,这是第一个困难,毕竟是人家多年培养的。“民营”这两个字在2013年以前,是被社会歧视的群体,很多人看不起民营医疗机构。

 

郑进(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我认为对于民营医疗机构,尤其像圣爱中医馆这样的,只要不歧视它,正确地看待它,就是对它最大的支持。2011年我就到圣爱中医馆看过,首先觉得他们中医药文化做得特别好,没有一所公立医院对待中医药文化的建设那么费心、用心地做,但他们做出来了。

 

第二,老百姓很多。圣爱中医馆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老百姓对中医药不同需求诞生的产物。公立医院由于医疗资源问题,我们只能提供一些基本的医疗服务,但是圣爱中医馆却提供了优质和高水平的服务,他们的存在意义很大。